遗嘱家训
028-85179073
13980621109
当前位置:首页 > 遗嘱家训 > 秦始皇真假遗嘱的背后
秦始皇真假遗嘱的背后

    公元前221年,在秦王嬴政以武力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诸强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朝的时候,他便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他的权杖所及,东至大海,西至青藏高原边缘,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他建立了一整套中央极权制度,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又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增至四十余郡),郡下有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地方各层均有官员管理,从而形成郡县制。中央管理着地方,他本人又牢牢地把握着中央,将天下大权空前地集中到他一个人手中。 皇帝的名称即由秦王嬴政开始。灭六国之后,嬴政马上向大臣发布命令:"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讨暴乱。依靠宗庙的神灵,六国国王均受到应有的惩罚,天下因此大定。现在,如果名号不改,就无法显扬我的功业,从而传给后世。各位商议一下帝号吧。"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一起进言:"过去五帝管辖的地方方圆千里,千里之外便属于侯服夷服的地盘。那时的诸侯,有的朝贡,有的不朝贡,天子无法控制。如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整个国家实行郡县制,一切法令都由朝廷一统。这样的权威,自上古以来未曾有过,就连传说中的五帝也达不到呀。臣等与博士商议,共同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大王您应当称为'泰皇'。您的命令称为'制'和'诏'。您自称时为'朕'。"
这些大臣们显然在极力讨好自己的主子,讨好的同时还要极力贬低自己,所谓"昧死上尊号"即我们是冒着生命危险不怕得罪您而这样给您戴高帽子呀!这便是所谓的臣之道。从封建王朝的一开始,李斯等人便给臣子们涂上了浓浓的奴性。嬴政听了很高兴,但并不完全满足,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采用上古'帝'号,合称为'皇帝'。其他的就按你们的意思办。" 从此,秦王嬴政变成了秦始皇。他宣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种至高无上、万世一统的霸气可谓旷古绝今。
  国外有位詹姆斯.弗雷泽爵士,在其1890年首次出版的比较宗教学经典名著《金权杖》中写道:君主制的崛起似乎是人类脱离蒙昧状态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得到至高权力,便得以在短短一生中成就以往许多代人都不能实现的变革。而如果正如通常的情况,一个拥有超常智商和能量的人,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利用这个机会。秦始皇显然就是拥有金权杖的最突出代表。一方面,他通过自己超常智商、非凡手段以及巨大能量,以大手笔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收兵器,筑长城,抗击匈奴,开边移民... ...巩固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另一方面,他又以至高权力专横任性地实现自己的欲望:不仅建造超豪华的宫殿阿房宫,广收各地美女万余人充实后宫;而且动用天下财富,以七十余万人修建他一人专用的始皇陵。极尽奢靡的阿房宫已经消失,而始皇陵直到今日仍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单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秦始皇陵附近发掘的模拟军阵送葬的兵马佣坑,就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始皇陵的地宫中究竟有多少宝藏,不能不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
  始皇陵,在现在的陕西省临潼县东5公里的下河村附近。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开始在骊山为自己预造陵墓,等统一天下后,更发派七十余万劳改犯挖地修筑。一直挖过了三道出水层,用铜水封闭,然后将棺椁放在里面,陪葬的宫观、百官、珍奇宝物,满满地贮藏于地宫。为防备有人盗墓,又令工匠们设下机关,一旦有人靠近,机关就会触动,弩箭即会自动射出。地宫里面,还用水银制造成江河大海,用机械控制,使这些水银永远畅流不息。地宫的上空设置了虚拟的日月星辰,下面则具有各种各样的地理景观。点上人鱼油做的蜡烛,使其很久很久都不会熄灭。" 在欲望的驱使下,秦始皇走上了荒诞的求仙之路。本来绝顶聪明的秦始皇,由此不免屡屡受骗,并在盛怒下做出极端的行为。
  秦始皇先后出巡五次,除第一次出巡与求仙无关外,其他四次均笼罩了迷信荒诞的色彩。秦始皇的一系列求仙活动被齐人徐福看在眼中,乘机上书,说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其上,请求带童男童女去求之。秦始皇一听,大喜,马上答应了徐福的请求,命其入海求仙。像徐福一样,其他方士也乘机活动,以玄而又玄的话哄骗秦始皇,求取巨额的财富。秦始皇第四次出巡的时候,燕国人卢生面见秦始皇,吹嘘自己可以采得仙药,使皇帝长生不老。秦始皇非常高兴,马上赏赐金银财物,令其入海求仙。神仙自然是找不到的,长生不老的仙药自然也是世间没有的。但方士们摸透了秦始皇的心理,提出种种玄奥的说法,令秦始皇一次次上当。
  有一天,卢生面见秦始皇,讲了一套骗人的话:"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意思就是:"我们可是诚心诚意为皇帝您求取仙药、寻觅仙人。但皇帝您居住的地方被俗人知道了,就会妨碍神仙前来。您只有住所不为人知,仙药很快就会得到。"这是成心给秦始皇增加难度。当然他们又说了成仙的好处,即到了水里不会湿,到了火里不会被烧着,可以腾云驾雾,与天地一样长生不老。秦始皇听了这些鬼话后,竟然信了,还说:"以后我就不自称'朕'了,就称'真人'。"而且马上下令,将咸阳旁边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殿楼阁用天桥、甬道连接起来,在里面安置美人,与外界隔离。秦始皇行幸处,只要有人胆敢向外透露一点消息,革杀勿论。有一次,秦始皇在梁山宫,从山上看见丞相李斯车骑众多,心里不高兴。跟随皇帝的一位近侍将此事告诉李斯,李斯马上减少车骑。秦始皇见了,大怒:"这一定是近侍泄露了我说的话。"然后将那天跟随他身边所有的人都杀掉。此后,再没有人知道秦始皇所在的地方。需要听秦始皇命令的时候,都到咸阳宫等候。如此一来,秦始皇本人不可避免地陷入更加封闭的状态。如走火入魔者一样,对求仙的欲望增到了极限,而对世人则更加暴戾。
  方士侯生、卢生见秦始皇如此,也开始害怕起来,担心一不小心泄露谎言,免不了遭受酷刑而死。于是,二人携带财宝,远远地逃离咸阳。秦始皇听说此事,愤怒到极点,并将怒气发泄到周围的方士、儒生身上,一下子将四百六十余书生活埋在咸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坑儒"。对于秦始皇毫不讲理的暴行,众人战战兢兢,不敢有任何劝谏。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文武兼备,素来受到秦始皇的重视与关爱。扶苏接受过儒家思想,见父皇做事越来越暴躁,只知道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心里很是担忧,便大着胆子劝谏:"天下初定,远方的百姓还没能完全集中管理起来,许多书生仍诵法孔子。现在父皇您只用重法约束,儿臣恐怕天下会因此而不安定。请父皇明察。" 扶苏这些言辞诚恳的话激怒了秦始皇。大怒之下,秦始皇令扶苏离开咸阳,出使边防上郡,监管蒙恬的军队。
  秦始皇自闭、扶苏被谴,这些事均与秦始皇遗嘱事件紧密相关。那么,秦始皇的遗嘱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真遗嘱-秦始皇晚年最明智的举措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外出巡游,令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左丞相李斯随从。小儿子胡亥喜欢旅游,要求随从,秦始皇答应了。一同外出的重要人物还有中车府令赵高。中车府令,是专门负责掌管皇帝的车马印符的官员。此次出巡仍不外老套,一路上为秦始皇歌颂功德,然后祭祀神仙,寻求不老之药。由于秦始皇日渐衰老,所以求仙的愿望也比以往更加强烈。在这种迷乱的状态下,秦始皇又上了一次大当。
  以前骗过秦始皇的方士徐福,事隔几年后竟胆敢再次行骗,对秦始皇说:"蓬莱的仙药是可以得到的。只是多年来一直被海上的大鲛鱼阻挠,无法前往。请求皇上派善射者与我同往,只要见到大鲛鱼,就用连弩射击。"对徐福的谎言,秦始皇肯定是有所怀疑的。他戎马生涯一生,阅人无数,是绝顶聪明的千古一帝,怎么可能识别不了徐福的谎言。但在大欲的驱使下,再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秦始皇此时只想得到仙药,于是方方面面总将事情向求药处着想。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也愿意尝试。所以他再次相信了徐福,而且称自己梦见与海神战斗--这就是大鲛鱼恶神的预兆呀。"只要将恶神除掉,善神就会来临。"周围的大臣也顺着秦始皇的意思这样说。
  骗子徐福再次得逞,获得大批资金与人力,乘大船率将士出海捕鱼。海上自然是有大鱼的,此处没有,别的地方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常识,入魔的秦始皇竟没有意识到。 结果,徐福等人果然射杀了一只大鱼,赶紧告诉秦始皇。秦始皇很高兴,认为自己多年的宿愿终于可以达到了。万万没有想到,此事刚过不久,秦始皇就突然病重了。他不甘心,不让身边的人说"死"字,满怀希望地等着徐福将仙药送来。徐福当然不会回来了,他携带着充足的物产与人力,到海外的岛上居住下来。秦始皇终于完全失望。直到弥留之际,他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傻,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对后事做一切实的安排。他将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召来,令赵高代他写信给公子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合咸阳而葬。"就是命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迅速到咸阳治办丧事和安葬。信写好后,盖上玉玺,密封起来,马上就要发送出去。只是,此遗嘱写得太晚了,尚未发出,秦始皇即迅速死去。或许只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假如秦始皇死得稍微晚一点点,以他的绝对权威,只要他活着,就没有任何人胆敢扣留遗嘱,那么,遗嘱会被发出,然后到达扶苏手中,则整个王朝的命运将会没有那么多悬念。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秦始皇真实的遗嘱中。他令扶苏返回咸阳,意思再清楚不过,就是让扶苏当他的接班人。这一安排应是秦始皇晚年最明智的举措,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子,扶苏在名义上是最合适的皇权接手人。以皇长子身份继位,名正言顺,可以极大地减少其他皇子对皇位的觊觎,有利于皇权平稳过渡;
  二、扶苏是一个很有能力、文武双全的人,即便拥护其他皇子的大臣(例如赵高)也不能不承认扶苏的能力。秦始皇喜欢的皇位继承人当然必须是有能力的;
  三、扶苏有帝王气魄。在其他人(包括秦始皇的其他儿子)都在秦始皇的淫威之下不敢直言时,只有扶苏数次直谏,表达出相对独立的治国理念。尽管扶苏的举动曾使秦始皇很不高兴,甚至把他赶出京城,但秦始皇在冷静时会想到: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呢。倘若只是一个阿谀奉承的无能之辈,秦始皇怎能放心把国家社稷的重任交付给他;
  四、返回头来看,即便秦始皇将扶苏赶出京城的时候,他还是给自己的长子留了余地。他派扶苏去监管边疆拥有三十多万大军且在朝廷及军队中最有威信的蒙恬。扶苏跟蒙恬相处很好,蒙恬及其家族均忠于秦王朝,如此,秦始皇将皇权交给扶苏后,扶苏就会在蒙恬及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持下,稳稳地把握住局面,从而避免出现秦始皇一死而混乱的局面。
    为了整个王朝的命运,作为一个非凡的政治人物,秦始皇临终前的安排实际上是他多年来观察、比较、苦心安排的结果,是他所有的政治智慧最后的结晶。这本来是非常明智的,但人算不如天算,秦始皇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刚刚死去,最有权威的遗嘱便被篡改,梦想传万世的王朝也在瞬息间土崩瓦解。